如果你整天聽到孩子的哭聲、抱怨聲、抗議聲、耍賴聲.........
或許你要做的不是如何壓制孩子、讓孩子乖巧,而是學習如何用有智慧的溝通方式,化解親子的緊張關係
這本【讓小小孩瞬間聽話的說話公式】適合家中有2~7歲、歡必霸、愛作怪孩子的爸爸媽媽閱讀
有的時候孩子不是講不聽,只是爸媽對孩子溝通的方式可以再更好,孩子懂了、接受了,自然就聽話了!
★感謝與采實文化合作推廣
這本在美國亞馬遜書店創下銷售佳績的【讓小小孩瞬間聽話的說話公式】
讓身為新手父母、甚至已經"晉身為"煩惱父母的你,指引一盞明燈
面對小小孩,真的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啊,其實可以用一些正確又有效的說話技巧
讓孩子聽話、也能增進親子間的融洽
爸媽們不用再天天氣呼呼、或是每天數1.2.3,輕鬆化解孩子哭鬧、生氣的失控行為
這一本2~7歲孩童父母專用的聰明溝通指南,讓父母學習去了解孩子的情緒
並試著用聰明的"語言"來處理孩子的情緒反應
書中收錄超過50則真實故事分享,例如:不想好好收玩具、硬是要拿口袋的一塊錢
對於父母一個頭兩個大的挑戰,列出兩種對比的說話方式,讓父母與小小孩更能有效溝通
當孩子是「跑跑小尖兵」,一到賣場就上演追逐大戰,如何在玩和安全間取得平衡?
當孩子做錯事,只要你一開口說理,他就摀住耳朵開始尖叫? 幫他穿衣服就像在摔角?
孩子吵著要糖,不給吃就崩潰大哭,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律,並不再鬧脾氣?
總是把玩具、書包、外套亂丟,如何讓孩子自動幫忙收拾,學好生活常規?
帶小孩本來就很累人,而「小小孩」更是累死人,尤其請他們「不要」做某些事情時
爆發家庭戰火的導火線的原因,我想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每天都在面對
想像一下,如果能用更適當的溝通話語,來和孩子對話
親子相處的每一刻,都是快樂的遊戲、開心的氛圍,爸媽和孩子會更有默契,親子關係也會更加和諧
我喜歡書中小故事的分享,每一篇都是真實的親子對話,我相信這種"親子戲碼"每天都在世界上不斷的上演
簡短的小故事,引導爸爸媽媽知道碰到那些親子問題,可以用更聰明有效的話語和孩子溝通
減少親子的摩擦、減少孩子負面情緒的反應
故事分享的方式,讓人閱讀起來更輕鬆、更有趣,也更能融入情境當中
書中也有漫畫式的分享
「與其這樣說,不如用這樣的方式來回應」是這本書的一大特色
能夠非常快速的把"適當的"與"不適當的"溝通方式呈現出來,讓家長一目了然
看完之後會有一種~~~「對耶,這樣跟孩子說會更好!」的領悟
書末整理章節重點表,也是貼心提醒單,讓你知道哪一種情況可以怎麼做
書中特別收錄針對自閉兒及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,教父母如何用對的言語引導他們
只需要最適當的溝通工具,讓家長可以隨時活用與孩子的說話公式,你會發現家裡漸漸的會有更美好的改變
在這裡也列舉幾個書中很棒的溝通方式,和大家分享
《先認同他的壞情緒,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》
◆用想像來補償-「我希望我們有一千萬個小時可以玩。」
◆寫下願望清單-「你真的好想要那個樂高喔,那我們現在把它寫到願望清單裡。」
◆畫出孩子的感受-「你看起來好傷心。」(在紙上畫一個在流眼淚的人,或是直接把蠟筆或鉛筆遞給孩子讓他畫。)
《用對「關鍵句型」,孩子就會完成該的事》
◆加入「孩子在意的東西」-「如果把鞋子亂放,等一下你要去救援時就會找不到鞋子穿喔!」
◆讓物品說話-牙齒說:「讓我進去看看,上次我在臼齒後面看到一個細菌!」(用低沉的聲音說)
◆把無聊的事變挑戰-「你覺得你今天可以閉上眼睛穿上衣服嗎?」
◆讓物品「大聲疾呼」,或是把無聊的事情變成挑戰或遊戲,小小孩的臉上就會泛起笑容,並且願意配合進行日常生活中的瑣事。
《只用一個字(或手勢)表達,往往更有效》
◆別說「趕快繫上安全帶」-而是說「安全帶。」
◆別說「把外套撿起來掛到衣架上」-而是說「外套。」
◆用手勢表示刷牙、用手勢示意安靜、用手勢表示洗手。
◆當小小孩聽到長篇大論,就是會關上耳朵。請注意,你說的字必須是名詞,而不是動詞。因為動詞很容易聽起來像是命令。
書中也分享了更多"實戰工具"
對於餐桌上的食物之爭、手足之間的爭寵問題、總是愛搞破壞的孩子、容易說謊的孩子
愛告狀的情況、不愛收拾的問題、不吃藥不打針的解決方式、愛暴走的情況、或是太害羞的孩子
都都有"終結秘密溝通法"來幫助家長與孩子進行最有效的傳達
有智慧的小故事,每次看了都讓我會心一笑
在故事中,彷彿看到許多孩子天真的一面,但的確讓父母摸不著頭緒
許多與孩子溝通的小技巧、說話的方式,都可以在小故事中找到答案!
來看看我的分享影片:
這是一本好用、實用,並且學習尊重孩子,也讓孩子尊重父母的書
是父母的實用教養指南,也是溝通寶典,將書中技巧用在親子關係,以真切與尊重的態度對待孩子,爸爸媽媽們將會重新找到教養的信心
推薦給2-7歲孩童家長必讀的親子教養書,也是工具書,教養方式對了,親子自然快樂和諧,推薦給你~~
讓小小孩瞬間聽話的說話公式
作者 / 喬安娜.法伯/ 茱莉.金 Joanna Faber/ Julie King
譯者 / 鄭百雅
出版社 / 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